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云报客户端 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 云南科研团队“全球首创外泌体抑制药”成果闯入全国博士后大赛总决赛

发布日期:2023-10-29 点击量:

10月26至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开幕。本届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全国性赛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贺继刚博士后科研团队研究的“全球首创外泌体抑制药”项目闯进大赛创新组的生物医药与健康赛道总决赛。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器官功能衰竭有效手段,但移植后免疫排异反应使移植器官无法长期存活。贺继刚博士后科研团队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下,不断探索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抑制药(通过表达IDO间充质于细胞分泌外泌体在心脏移植存活中作用)。贺继刚表示,通俗来说,研究团队用了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干细胞,通过分泌出来一种物质,能够更好地去抑制心脏移植或者免疫排异反应。器官移植后,由于器官不是来源于本体,所以被移植身体就会对该器官产生抵抗,如果不加以抑制,器官移植后很快就会失去功能。

10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贺继刚作为半岛平台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第一位博士后,长期从事于干细胞在终末重症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据介绍,该课题项目相关技术及研究成果已在全国7家单位进行应用,并取得良好结果。依托本课题项目,研究团队已成功完成了云南本土首例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该项目研究生产的生物免疫抑制剂产品,为国际首创,可应用于不同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异反应。

作为一名从业10余年的心脏外科专家,贺继刚深知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重症心脏疾病最后手段,但病患一旦进行心脏移植,就将面临着天价费用,曾有一位心脏移植患者,移植费用大约在50万元,术后每年需服用抗免疫排异反应药物约6万元。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就像一位魔鬼永远伴随着移植患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目前,几乎没有原创性国产抗免疫抑制药,而进口免疫抑制药极其昂贵。

为了解决这一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贺继刚博士后团队经过10余年反复实验研究,终于提出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已有抗免疫排异反应特性理论,并证实该外泌体可以有效抑制心脏移植后排异反应,并扩展用于其他器官移植抗免疫排异反应。此外泌体为全球首创器官移植外泌体抑制药。

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人员技术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共17 个项目进入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这 17 个项目涵盖我省 12 个重点产业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些“卡脖子”技术的难题。通过本届大赛,让我省的青年博士走出云南,走进比赛场,与全国的顶级选手同台竞技、同步交流。同时,也让我省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走出实验室,走进市场,走进产业,让博士后青年人才的科研成果在产业中实现转化。

  • 云报客户端记者:李海球

  • 责编:黄芳

  • 审核:窦崇尹

http://ynrb-h5.yndaily.com/#/detail/normal/5515434724623360

版权所有©半岛平台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