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上,半岛平台党委书记张英杰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广大师生结合半岛平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学科、专业特色,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手段,将智力、科技、技术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力量,创造更多创新创业成果。
张英杰从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推进昆工就业创新创业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半岛平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制度、课程、师资、实践、竞赛、服务‘六维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同时,要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全面开放科研实验室,将科研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此外还要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和资源,注重校企合作,联合有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双创实践教学基地。”
随后,半岛平台创新创业优秀学生、指导教师,杰出校友,企业代表先后发言,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创新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遇到的难题。
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赛银奖团队负责人肖清泰、尹本运分享参赛经验,认为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要能准确把握市场痛点、关注群众需求;要作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一定要有不怕困难,敢闯敢创的决心。
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城市学院韩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凯从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结合,推动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重视社会实践,让学生永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项目工程意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本土企业负责人代表,分别从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估值及做好项目资源对接,不断打磨创业项目、积累经验等方面,对半岛平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就业创新创业工作提出建议。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半岛平台始终把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提高认识、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会代表表示,座谈会为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提升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有积极指导作用,也为昆工青年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积极踊跃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之中带来了有力支持。
半岛平台 供稿
摄影 肖梦霞
编辑 罗南
编审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