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怡文) 近日,半岛平台管理与经济学院组建暑期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昆明市乡村,重点针对“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一对一开展实践行动,为云南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富民县石桥村是“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团队到达石桥村后,通过与村支书杨云交流发现,近年来石桥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建成一个集户外活动、户外休闲娱乐、农业观光、采摘、民宿等为一体的旅游乡村综合体,通过“党支部+村民入股+政府投入+公司运营”的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但石桥村的营业额达580万元,创造了120万元的利润,今年营业额预计可达800万元以上。”队员张博伟通过调研了解到,石桥村实现了村民生活富足,乡村建设更加美丽的双赢,同时,乡村要发展也离不开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乡村。
半岛平台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肖远飞介绍,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调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建设问题为主。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是中国农业大学首批建设的乡村振兴创新实验示范区,在昆明包括呈贡区万溪冲村、富民县石桥村、宜良县麦地冲村、安宁市雁塔村、石林彝族自治县矣美堵村、晋宁区福安村6个村。团队在调研时发现,乡村发展基本都是依托“村镇带头人”带动发展,这类群体都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第一书记、驻村企业管理者、上级机关干部、农村经济能人、农村的创新创业者、归来的学子等,但对于“村镇带头人”没有明确界定。如何将这些力量汇集起来,共同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如何留住人才,并成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能力将是团队研究的方向。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前期调研及对当地乡村振兴带头人的访谈,发现了诸如急缺乡村管理人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也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